学习园地

郭金龙在北京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全文)

(2012年12月28日)

北京市委书记 郭金龙

同志们: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向全会报告新一届市委组成以来的工作和明年主要工作的考虑,请予审议。

一、关于今年工作

今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胜利召开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刘淇同志代表十届市委所作的报告,确定了未来五年首都发展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新一届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对北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加强统筹协调、战略谋划,议大事、抓大事,就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对“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方面: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对首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央高度重视首都工作,新一届市委组成伊始,对如何加强首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常委会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的四点指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感做好首都工作,必须从政治和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重大责任,在以首善标准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都要从首都工作的大局出发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在依托服务搞好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在充分认识维护首都稳定的特殊重要性,解决好民生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确保首都和谐稳定上统一了认识;在抓好队伍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通过学习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工作的定位,增强了按照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和人口资源环境要求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形成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做好首都工作的共识。

二是切实做好迎接、服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各项工作。常委会认为,做好迎接、服务保障党的十八大各项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下大力气解决物价、就业、就医、就学、住房、交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动员组织群众维稳的能力,特别是精心做好“9·18”涉日维稳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准确无误、万无一失”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大安保维稳和服务保障工作。党的十八大之后,迅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极大地激发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做好首都工作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三是全力应对“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百年未遇的自然灾害,我们沉着应对、靠前指挥,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快速反应、全力抢险救灾,广大市民守望相助、共同应对,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顽强奋战,驻京部队、武警公安、消防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市人民以英勇无畏的精神,夺取了“7·21”抢险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抢险救灾的实践既使我们看到了首都广大党员干部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精神状态,也使我们认识到了首都城市发展建设的短板。深刻反思首都的工作,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城市工作的首位;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重视把握舆情,切实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发展、安全运行;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永续发展。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常委会紧紧围绕首都工作的大局,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推动首都各项工作。在经济工作方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克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11·3”延庆等地特大暴雪灾害等不利影响,统筹稳增长、控物价、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着力抓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统筹,突出重点,服务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出逐季向好的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5万亿元左右,增长7.7%左右,财政收入3300多亿元,增长10.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将分别超过7.2%和8%。在农村工作方面,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力推动新城、城乡结合部、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50个重点村城市化的改造任务,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强了郊区发展活力。在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方面,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城乡水利工程建设,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等四条轨道交通新线年底前开通试运营,全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42公里;抓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交通管理,根据气候变化提前供暖、保证供暖,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运行保障能力。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统战工作,推进多党合作,不断提高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工作水平,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在宣传文化工作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北京精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加强物价调控力度,失业率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圆满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保障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最高支付限额、报销标准,使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推动志愿者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首都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狠抓大气环境、水环境治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的“三条红线”,推动节能减排,圆满完成全年平原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任务,首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党的建设方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和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常委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常委会一班人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民主团结、勤政为民、开拓进取的工作局面。常委会深感,这些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工作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帮助。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首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前一段时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党的十八大内容十分丰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原著,包括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会见中外记者、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广东调研以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等一系列重要讲话。要紧紧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首都工作。要以好的作风、好的学风、好的文风来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中央对首都工作的重要指示相结合,与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成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进一步增强做好首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都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在首都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首都工作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夙兴夜寐、扎实进取,以更高标准做好首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判断,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全市人民紧紧抓住筹办奥运和国庆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机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首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做好首都的工作,必须科学地审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地把握我们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阶段性特征。

在经济发展方面,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首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财政收入超过3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6.1%。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培育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但是也要看到,首都经济的实力还不够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还需深度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发育还不够充分,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充分发挥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的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动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首都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进入了实施精细化管理阶段。2005年,中央批准了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区县发展功能定位。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在筹办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首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路网、公共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中探索出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村庄社区化管理、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等经验在全国推广。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作为一个拥有 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我们在城市管理的理念、政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20万辆,交通拥堵始终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力与城市的公共需求还不适应,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城市安全运行还存在着不少隐患;城市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结合部以及一些小街背巷、边角地区还存在着违法建设和脏乱差现象。总之,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精细化水平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进入了加强服务管理创新阶段。近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创新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做了很多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级各类教育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率先建立了社会建设管理的领导体制、工作机构,在流动人口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些都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广大人民群众也得到了实惠。同时,也要看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切实解决好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服务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的便利化程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深化研究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措施还需要下大力气。进一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特别是调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积极性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积极探索。

在文化建设方面,进入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北京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批享有盛誉的文化遗产,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一批国家顶级艺术院团和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近年来,我们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加大改革力度,焕发出巨大的活力;涌现出一批有品位、有影响力、受群众欢迎的文化精品力作、文化品牌活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全面加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是,面对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中央对发挥首都文化中心作用的要求,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首都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更多文化大师,拿出更多文化精品,进一步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还需要加大改革与发展力度。发挥好国家文化中心的表率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入了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阶段。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连续实施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动节能减排,空气质量、垃圾和污水处理率与资源化率均有很大提高。总体上说,北京是资源输入型城市,近年来随着首都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十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每年大体增长60万人左右;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100多立方米;100%的石油、天然气,95%的煤炭、64%的电力、60%的成品油都要从外埠调入。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防治污染、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推动新的发展,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极大地凝聚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展热情;二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北京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为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包括首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央企、金融机构及一大批各领域的领军人才等,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基础条件;四是中央的重视、关怀、支持,对首都工作的重要指示,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殊政策,京交会永久性落户北京的工作布局,北京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我们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五是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地工作,这是首都发展最宝贵的依托。

同志们,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条件,更要有举措,紧抓机遇,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曾经为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做出了贡献;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首都工作新局面,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四、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力做好明年各项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落实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任务,首先要扎实做好明年的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全力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统筹推进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首都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统筹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实际,经常委会研究,建议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与今年一致,主要是基于经济触底、企稳、向好的总体形势,同时保持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财政预算收入指标略低于今年,主要是考虑到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比今年有所提高,目的是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这些指标是比较适宜的,关键是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为此,明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有新作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调整中关村空间规模和布局批复的契机,深入落实中关村1+6政策,持续推进先行先试,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努力形成两城两带、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建设一区多园,带动各区县的科技创新,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抓好军民融合、科技金融中心、人才特区建设、现代服务业试点等几个重大新课题,不断取得新成效。一区16园特别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研究承接中关村重大科技成果的辐射和转化,承担起转化基地、发展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责任。“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要按照功能定位抓好重点产业,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认真抓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经确定的产业新区。要继续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是首都经济的重大优势,对这个认识要毫不动摇。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完善创新驱动的市场环境;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方便群众生活;着力发挥京交会等高端平台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服务贸易的水平,推动企业“走出去”。要发挥总部经济的优势,支持总部管理与实体化经营并行发展。在继续扶持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市属国企、央企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创新能力强、国际影响力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第二,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要有新进展。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履行首都职责、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强化建管并重,树立现代管理的理念,注重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个性化管理。这项工作,要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抓好试点。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行政资源整合,防止部门分割、管理多头、力量分散,形成管理合力。二要探索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有机结合方式,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网格化管理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机制。面对城市交通拥堵难题,要坚持公交优先的理念,坚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化落实市和区县两级责任,加强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抓好静态停车管理、高峰疏导等多种措施,力求见到新成效,增强社会信心,努力使群众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第三,在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上要有新探索。郊区发展对疏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调控、产业布局等工作。城乡结合部建设是躲不开、绕不过的难题,是破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确保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抓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城乡结合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认真研究、总结大兴区西红门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海淀区东升乡的集体土地入股建设科技园的试点、实现“腾笼换鸟”的做法,切实利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郊区宝贵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实现集约高效使用,发挥出更好效益。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上要有新成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提高法规立项论证、立法后评估和预案研究工作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和公共资源配置的监督,完善代表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认真落实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将召开新一届市人大、市政协“两会”,这是首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要精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开好“两会”,发扬民主,凝聚共识,进一步调动全市人民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加强统战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国防教育,支持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五,在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上要有新举措。发挥好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的任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之以恒地坚持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弘扬“北京精神”,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着力打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活动。充分发挥首都高校、研究机构、中央在京企业、文化机构等资源优势,为首都文化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加强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实施网络文明引导工程,切实加强互联网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上要有新思路。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发挥“大民政”的作用,切实保障好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解决民生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又要鼓励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推动城乡社区建设,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着力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社会组织体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北京”建设,加强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抓好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整治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第七,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要有新推进。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确保首都永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来认真研究。实施最严格的能耗和环保标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的理念,建立起量水发展的管理机制;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集约用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明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城乡绿化美化力度,进一步改善首都生态环境。

第八,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要有新突破。要认真研究深化改革的问题,总结基层改革的经验,梳理改革的思路,不失时机地推动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加大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创造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统筹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在高水平上引资、引技、引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兼并重组,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第九,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要有新提高。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遵守党章,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的水平。巩固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成果,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善于议大事、抓大事,认真研究涉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交通、资源、环境、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中关村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的统筹,加强对大型会展和国际论坛活动的统筹,加强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规划、选址、布局的统筹,加强对援藏、援疆、援青工作的统筹,努力使首都发展更加协调有序。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协调利益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学风、工作作风,在全市牢固树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观念,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市级领导在乡村、企业、社区建立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此外,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全力做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工作,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实现换届与工作两促进、两不误。

同志们,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开局,努力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开创首都工作的新局面。